从中国厨师到口碑疲劳,给自己多点真实生活提案

2019年04月10日 品茶咖啡 阅读 29563
关注

治愈系作品为什么会有效

如果不会产生“被治愈了”的感觉,也就能否认自己正处于需要疗愈的状态,现代人努力自勉的坚强,副产品是对于心理疲惫的讳疾忌医。然而,纯正的“治愈系”作品会无视这样的防御心态,依然让治愈感油然而生。在影院里看一部温和恬淡的《夏目友人帐》,若不被治愈,至少可以不受侵扰地睡一小觉。这个源自日本的流行概念,原文是healing,最初是指节奏缓慢、放松心情的音乐风格,后来延伸至对文字、影视、动漫的评价和归类,其共同点是,都有着使人平静的特质。它们输出的是一种近乎物理效果的、不需要思考即可获得的舒缓,按摩耳膜、角膜与神经,让大脑喘息,让发呆成为正义。治愈系作品会广泛有效,是因为我们多多少少、的的确确需要松弛。更多时候,治愈的目标并不是剧烈的伤痛,而是现代人疲倦紧绷的心弦。它给予的是我们潜在的需要:二分之一倍速播送的信息,有声的安静,无意义的停顿,和温柔的留白。

机会难得的止盈训练

大多数普通中国投资者,特别是最近几年入市的股民,都缺少在赚钱情境下的心理实战。A股市场稍稍一反故态连续上涨,大型的患得患失现场就上演了。是卖出,还是加仓,踏空和套牢的恐惧可以同时出现在同一枚心灵里。心态的成熟却不能靠听道理得来,唯有投钱进去经受洗礼。止盈,是主动停止盈利的意思。止盈与两件事有关,一是预期,二是纪律。预期是你认为趋势如何、想赚多少;纪律是说好的赚多少,不可贪心。难点在于,满足感和贪婪感相互为食,而常年亏损的投资者缺少赢家的从容。止盈的反人性操作,也只能在实践中方能获得宝贵的体验,再化为经验。有什么是可以有所帮助的?我们的建议是,参照点不要随着市场的波动飘荡,永远要记得你的成本是多少。买入成本足够低的人,不必急着止损;若成本相对较高,就应该务实地落袋为安,再等待回调时买入的机会。

普利兹克建筑奖是个什么奖

87岁的日本建筑师矶崎新(Arata Isozaki)获得了2019 年普利兹克建筑奖(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殊荣。他的作品包括洛杉矶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巴塞罗那的圣乔治宫体育馆、多哈的卡塔尔国家会议中心等。普利兹克奖是建筑界的最高奖项,在评选程序和奖金方面参照了诺贝尔奖,自1979年设立起,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师,表彰其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以及通过建筑艺术对环境和人性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那么,这个奖项的话题性在哪里呢?普利兹克奖的奖牌上刻有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留下的基本建筑原则:firmitas、utilitas、venustas,即建筑应该兼具力量、功能和美感。近年来,普利兹克奖的关注重点,从建筑师夸张的自我表现,愈发转向对于社会刚性需求的满足和服务人类的意义。一些获奖者原本籍籍无名,获奖后才获得公众关注,他们的代表作品中,更是包括废弃物工厂、经济住宅群这样的建筑类型。而一些“美学至上”的明星建筑师则屡屡被冷落。

霍金的十个问题

上个月出版的《十问:霍金沉思录》,是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最后的著作。本书的十个章节标题,也就是霍金的发问,它们都是很大很大的问题:(1)上帝存在吗?(2)一切如何开始?(3)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4)我们能预测未来吗?(5)黑洞中是什么?(6)时间旅行可能吗?(7)我们能在地球上存活吗?(8)我们应去太空殖民吗?(9)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我们?(10)我们如何塑造未来?而在这十个问题之前,序章的标题是“我们为什么要问大问题”。作为并不经常仰望星空的普通人,似乎断然缺少回答天问的能力,坦率地说,我们很可能并不会真的去读这本书。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默默诵读这十个问句,对悬而未决的人类命运给予20秒的基础关切。

断舍离的细分领域

像“财务自由”一样,流行的“断舍离”概念也开始走出单纯的物品范畴,衍生出细分领域了。零食断舍离,割舍不掉口腹之欲,便优中选精,只吃几种最好吃的。App断舍离,卸载掉很久没打开的应用,还存储空间于手机。资讯断舍离,取关无营养的公号和博主,减少无意义的微博刷新动作;明星的八卦可以不追,真的没有什么损失。甚至于,爱好断舍离,兴趣广泛的人,因生活所迫精力所限,只留下一两项最爱的癖好,其余的只能放在一边。社交断舍离,抛弃所谓无效的社交,只和几个最合得来的朋友,享受难得的惬意时光……

口碑疲劳,言必称“豆瓣几点几”

书籍、电影、剧集、音乐,我们在文化消费生活里对于网络评分系统的依赖,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如今几乎所有的电影推荐文章,都要把“豆瓣几点几”放进大标题。好作品的数量固然是逐年积累,但高评分的作品出现频率之高,若还不到引人怀疑的程度,至少也已经让人失去严肃敬畏的心情。五年前,豆瓣7.5分以上的电影、剧集就已足堪信赖值得一看;现在是8.5分的新作满街跑,接近9分的也不罕见。但当你慕名一探究竟,名不虚传的命中率在切实地下降。是我们的标准降低了吗,抑或是评价平台的普及、用户数量的增长、数据规模的提升,带来了个体品位的分化与打分尺度的通货膨胀?“与我口味不同的人变多了。”这个感觉在切实地发生。潜在的问题是,评分体系最初带来的效率随之下滑了,新的无效和冗余信息在堆积。拿到一个书名先查分数的习惯已很难舍弃,但我们也许将会重新倾向于追溯某位个人推荐者的清单,而不是相信两千个思路千奇百怪的陌生人,他们任性打分的数学平均。

中国厨师配得上更多赞赏

公平地讲,相比于我们之于美食的热爱,本国的厨师并没有得到与这份热情相匹配的尊重。上个月,有位叫王刚的网红厨师,因为处理鱼类食材时的手艺过于娴熟,而遭到部分网友的声讨,说他缺少对食物的敬畏。这种论调非常滑稽,充满偏见,这些声讨者采取了与评价外国厨师时完全不同的双重标准,仿佛米其林厨师和寿司之神们刀下的鱼类都是自裁来投奔的。在西餐厅里,会看到主厨白衣胜雪来到前厅,与食客见面、交谈,听取意见,接受赞赏。在中餐领域,则缺少类似的传统。除了拥有各大菜系少数几位顶尖名厨之外,人们普遍缺乏对基层职业厨师的欣赏和重视。我们很少关心他们姓甚名谁,常常只在一家光顾多年的馆子口味崩塌之际,才会遗憾地说一句“这家换厨师了”。

男士们要不要尝试几款好看的帽装

国内多数男士对于帽子的诉求,停留在保暖阶段,或是遮盖没洗的头发,当然,还包括应对近几年来甚嚣尘上的发际线恐慌。毛线帽舒适,棒球帽安全,虽也能戴出帅气轮廓,终归与时尚和绅士感无缘。男装连锁店里卖的那些时装帽子,有没有拿起来试戴过?又为什么放下没有买呢?除了过于夸张的高顶礼帽,其实很有几种绅士风的男帽是值得尝试的。首先是刚柔并济的软呢帽,圆形的帽顶有凹陷,侧面有捏折痕,帽檐微翘,帽身装饰考究缎带,且采用100%羊毛毡软呢保证质感,塞进书包也不怕揉折。软呢帽不仅能配西装,也不惧与风衣、夹克、牛仔裤、T恤甚至短裤合作。软呢帽的禁忌在于,要与肩宽匹配,不能戴出大头效果。第二,是更休闲的平顶帽,亦包括所谓报童帽。它们都拥有圆而平的帽顶,锐角三角形的侧面,以及前额的坚硬小帽沿。平顶帽更接近工人阶级的劳动感,却也能配合套装,增添一些报童的活力或是游猎的户外感,有减龄效果,还兼任发际线之友。此外,还有更传统的圆顶礼帽,供偏爱保守风格的男士选用。毫无疑问,帽装的主要挑战在于对崭新形式感的自我接纳、衣橱的深度和丰富度,还有更多路人的注目。

六部不会令你失望的纪录片

除了电影电视剧,还能看什么?我们推荐以下纪录片小宝藏。《梦与狂想的王国》,探秘了吉卜力手绘动画的创作过程,镜头中的宫崎骏、高畑勋、铃木敏夫,三位老人带领年轻人延续着对动画的热忱,禅意萦绕,细水长流。《人生七年》,BBC找到14个出身不同的孩子,从1964年开始拍摄,每隔7年,都会再一次找到这14个人,直至2012年。56年的拍摄过程不仅是纪录片史上的创举,它记录的人生更让人唏嘘。与之相辉映,《浮生一日》中的所有故事都发生在同一天,2010年的7月4日,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受邀在那一天记录了日常生活;但这部片子绝不平凡。《与狗同行》,也来自BBC,内容如题,是同类纪录片中的翘楚。大导演马丁·西科塞斯的《我的意大利之旅》,讲述了他对对意大利和意大利电影的私人感受,是传记,也是创作评论。《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国产纪录片中的神作之一。

记得去回顾你的收藏夹

先收藏了,等有空再好好地看,基本上意味着不会再看。就像买了的书未必会读一样,电脑与手机收藏夹里的文章也经常备受冷落。是因为没空吗?不是的。它们多数是字数很多的长文章,高知识密度的视频,低娱乐性的严肃稿件,以及值得复习的好东西。“收藏”这个动作用极低成本欺骗了大脑,让你以为自己已经拥有它并随时可以享用。事实上你从不会想起,而新的收藏会掩盖旧的,与日递增。上个月我收藏《巴菲特2019年致股东信全文》的时候,蓦然想起2018年致股东信还没有读。总之,收藏夹变成了似乎永不会执行的学习清单,一个阅读错失目录。好消息是,你至少还拥有识别好内容的眼光。记得去回顾你的收藏夹吧,花时间读取一些,删除一些,也观察一番自己几年来的偏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