绅士鞋中的生力军:Mattina体验团收货反馈

2020年06月08日 阅读 52964
关注

我最看好的本土绅士鞋品牌Mattina体验团4/10号正式快递发货之后,断断续续得到了使用者们的反馈。这次活动提供了牛津、乐福、单扣Monk三款选择:

收货一月有余,听了大家很多意见和反馈,该怎么表达我犹豫了好久。 你说我懂绅士鞋吧,跟我对衣服的用心相比简直一张白纸。你说我不懂吧,我又是一个穿过很多品牌,一年几乎300天穿绅士鞋的重度使用者。

我对给品牌分档次的做法一直不能理解,在我看来完全不同的东西,找不到一个评价体系去排序。

还是回归一个使用者的角度,用体验和印象跟大家沟通吧。 比如英国品牌Edward Green可能像个老贵族,墨守陈规但有厚重的尊严,不怒自威;G&G则是个豪门逆子,想要在古老体系中追求不同,年轻有贵气;Crockett Jones则像一个不出错的律己中产,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以此观之,Mattina应该算是豪门世家的入世公子。说豪门呢,Mattina用料当得起宣传语中的“物料精佳”。法国Annonay小牛皮,英国C.F.Stead反绒皮,都是顶级鞋材用料,从构思伊始Mattina对素材的要求就始终放在有历史传统和技术传承的一线鞋材。

穿着月余未经特意保养的Mattina乐福,细腻的皮质和自然光泽清晰可见。缝制的麻线使用日本桥印手工鞋苎麻线,配合精良的制作把结构咬在一起,长期穿着之后能达到与皮革长在一起的效果;

美国cork tech生产的高档软木填芯,颗粒度小,富有弹性,随着穿着缓慢变化贴合脚型,且使用天然胶水涂装,无毒无害。这种细节不经比较无法察觉,我自己已经买了6-7双Mattina,偶尔穿一下其他品牌(尤其新鞋),能感到填芯不够扎实均一或太硬的问题。

即便在包装辅料上,也坚持物料精佳的要求,去年早些时候Mattina刚推出就买过的朋友,可以发现这次包装,布袋,说明书,鞋拔整套配置都经过了一次升级。

很多比较入门的朋友并没有用鞋拔的习惯,经过和品牌的沟通这次也特意加入了鞋拔,希望能照顾这一部分新顾客的体验。

再说世家,Mattina的设计和制作都有传承。

Mattina主要设计者赵若达先生,家中四代从事制鞋业,又游学意大利,在已故制鞋大师Stefano Bemer工坊经历多年学习与工作。并参与翻译了匈牙利鞋履品牌VASS创始人Laszlo Vass的著作《手工绅士鞋》官方中文版。算是集中西渊源于一身,深谙制鞋之道的年轻人。

负责制作的工厂,则已运行20余年,在高档绅士鞋制作上形成了非常明确的专业分工,每一个步骤都是由最有经验的工匠来完成,可以说是亚洲数得上的优秀绅士鞋供应链。

产品负责人要充分了解客人普遍的脚型数据,制作鞋楦的师傅再根据这些数据制作出鞋楦。经过数十次的试穿和反复调整后才会最终确定。设计师制作出鞋子样板,选出合适的皮料,下裁师裁处各个部件,由制帮师缝合在一起,接下来则是最复杂的制底环节,每一双鞋子的制作都是对这个团队经验和技术的挑战。

来自使用者对基本制工的印象,谈到工艺,似乎逃不开缝线的话题。其实皮底鞋的缝线需要讲求缝线的密度,饱满度和整齐的和谐。

单纯地追求针码的密度有损坏皮料纤维组织的风险,进而影响皮底的使用寿命,大家熟知的高级成鞋品牌也大致控制在一英寸7-8针的范畴里,Mattina在牢固的前提下追求外底缝线细密、整齐、颗粒饱满,达到三者的平衡。

反而被人忽视的一点是,鞋面的接缝和内里的接缝不能重叠在一起,要巧妙地错开;而内里的裁片越少越好,尽量减少拼接,都是为了成鞋后鞋面流畅、减少上脚后的摩擦。这才是看不到的内功。

每一个步骤的制鞋师傅都要集中注意力,想要完成一件杰作,制鞋师要不断重新调整“手艺人”的直觉,以适应不同的情况。说入世,Mattina不是学院式,工业品式的“完美”设计,而是根据当地脚型的特征,使用习惯和设计者的体验去协调美和舒适的平衡。

每一个人的双脚都与众不同,而国人的脚型与欧美又有相当大的差别。在差别中如何找到一个“标准”,又要最大程度地兼容美感和舒适,是最让设计者费心的事情。单纯地增加脚背维度,鞋楦就会显得笨重而不流畅。

Mattina通过将整体的起势点前移,从而拉高了脚背的容量,几乎在相同尺码里提供了高一个码的脚背宽容度。而鞋头保留微微的前翘,不像意大利正装鞋为了追求线条的锐利把前翘降得太低。这是为了避免行走时鞋子过度弯折从而带来脚背的压迫感。

Mattina是个年轻的品牌,如同刚入世的公子还有很多执着要与现实和平庸抗衡。比如现今4K以下的绅士鞋几乎没有足弓支撑的现实已经被市场和用户广泛接受,而足弓支撑曾是优秀绅士鞋基本的工业标准。

足弓是人体重要的减震支撑结构,长期穿没有足弓支撑的鞋子,可能造成后天的扁平足或者高足弓的问题,影响骨骼的发育和健康。现在大多数人鞋底外侧磨损严重,或者步行明显外八字其实都与足弓支撑不足有一定的关系。

Mattina悉心打磨足弓处的凹势,穿着有明显的足弓支撑感,鞋子在步行的时候可以诱导重心的转移,而不是与之抗衡,保护脚底小肌肉群,防止足弓因承受身体的全部重量而“积劳成疾”。

早年我肯定是选择换大一码的,但是在体验了很多国外手工鞋之后,还是觉得花时间精力买了有包裹感和支撑的好鞋,假如再大一码反而有些削弱应有的体验。

当然,很多爱买好鞋,穿着频率也不高的朋友,不考虑磨合,选择初期穿着的良好体验也是非常合理的,见仁见智。较低价位绅士鞋最近数年来完全放弃足弓支撑其实也是向用户“好穿”需求的全面妥协,包括大家感觉明显的全行业皮质下降问题,一部分原因也是希望用更软的穿着体验去吸引顾客,但产品的平庸便也不可避免了。

Mattina,是意大利语早晨的意思,这是一双设计者和制作者希望能伴随使用者展开日常一天的鞋子,它是贴近生活的,它的设计主旨不是炫耀而是使用的美,和美的使用。

Mattina是有良好教育背景与技艺传承的新一代本土鞋匠对日常绅士鞋这个话题交出的一份新答卷。从产品正式推出到现在,加上给朋友的我个人已经买了小10双,完全刷新了我对2000元左右固特异绅士鞋的印象。

一流的皮料辅料,扎实的做工和楦型的平衡都体现出制作者的科班技艺和独立审美。虽然在感性体验上和国内一部分顾客对一般“皮鞋”的印象有差异,包覆感较强的穿着感受想必也会劝退一批穿着习惯已经固定的消费者。

品牌方也会根据消费者的实际反馈逐步调整,并推出工艺和楦型进一步升级的产品。希望有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Mattina的成长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