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获艾美奖短剧《奥丽芙·基特里奇》讲述不会说话的人的一生

2019年07月24日 家居生活 阅读 35327
关注

云端杂志曾经做过一期年刊,主题为《会说话的人》,我们采访了各行各业中“能言善辩”的佼佼者,希望呈现给读者一种普世范围内更舒适的,更易获得好感的说话方式。而今天,我们探讨的这部短剧,则全方位架设了另一种可能——一个不会说话的人的一生。

短剧名为《奥利弗·基特里奇》,这不是一部新剧,它根据2009年普利策获奖小说改编,2015年荣膺第67届艾美奖最佳限定剧。故事来源于作者参加的一场婚礼,婚礼中她听到了有关新郎和他难以相处的妈妈的故事,她很快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小短篇,但关于那个不好相处的妈妈,则埋下了必须为此著书立传的种子。奥利弗·基特里奇就是那个不好说话的妈妈。

故事发生在缅因州的一个海边小镇,也是作者从小生活的地方,她回忆童年,那是一副没有活力的画面,是一个小孩子生活在一群老人家中间的场景。她的姑妈常年躺在客厅看无聊的电视剧,只在她出现时眨眨眼睛。关于姑妈的回忆也被搬到短剧中,奥利弗回忆自己的姑妈,就只有“该死,我竟然老到像姑妈一样把冰淇淋滴到了衣服上,他俩都看见我衣服弄脏了,结果俩人谁都没吭一声,任由我脏兮兮的坐在那儿,好像我对他们根本不重要一样”小镇里的留守老人大都长寿而无奈,他们永远拿年轻人没办法。

故事发生地很容易联想到另一部获奖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一样有着漫长冬季、缺乏活力甚至抑郁的海边小镇。关于影片,不得不提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原本是冲着科恩嫂去的(弗朗西丝-麦克道曼,《三块广告牌》的女主角),随着人物的依次登场,总有意外收获,比如悬崖边的咖啡馆老板娘,扮演者是《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的女主,和《纸牌屋》里的瑞秋;第三集中闪现的比尔莫瑞则是《迷失东京》里忘年恋的男主角,他的闪现给了奥利弗生命中最终的柔软。至于奥利弗本人,科恩嫂的诠释也算是本色出演,毕竟生活中她也是个怼天怼地的狠角色。


关于死亡

死亡是这部剧集中逃离不了的阴影。奥利弗的父亲在自家厨房,自杀身亡,连一张字条都没留下。这让奥利弗耿耿于怀,很多年后当她自己打算离开时,给仅有的认识的人贴好邮票写好了信。

父亲的死亡和抑郁症是奥利弗的宿命论,她坚信抑郁的遗传基因会在自己和儿子身上传承,事实上也是如此。所以剧集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做好了充分自杀准备的奥利弗。上了膛的子弹会最终发射出去吗?如果没有,又是什么让她改变心意?是她的丈夫,那个一辈子都是好好先生的哈利吗?

可惜哈利死在了前头。在此之前,他因为中风住了四年养老院。“你以为所有人都那么幸运,可以在梦里死去吗?”奥利弗是一个不会被生活压垮的钢铁般坚强的女人,丈夫的中风并未击垮她的意志,在脆弱的儿子面前,她坚信中风并不会改变一切,父亲还在、丈夫还在。最终,哈利还是成为了那个幸运的,可以在梦里死去的人。奥利弗没有哪怕一瞬间的崩溃,如同往常一样用刻薄的语言抗拒周遭的关心安慰和疏导。

但丈夫的离去还是拉近了奥利弗与死亡的距离。不关乎身体状况,而关乎她活着的理由又少了一个。孤独是老年人的死神,他们需要羁绊延迟生命的活力。同样孑然一身的比尔莫瑞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奥利弗对此的回答是,等我的狗老死了,我就去老屋的后面开枪自杀。当狗真的老死了,比尔成为奥利弗新的活下去的理由,她惦记着给他打电话,看他是不是还好好的,没有死于心脏病。无关爱情,而是生命的眷恋。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停在了这一幕。这是奥利弗的一生,被所有人不喜欢,她不是一个好妻子、好妈妈,她抗拒温情,抗拒关怀,始终以冰冷强硬的姿态对待周遭。但说到底,她也只是一个,一辈子都没学会“好好说话”的“可怜人”。这部剧集中关于死亡的描写真实,不加修饰。对死亡的恐惧是每个人自出生时携带的基因。很多影视、文学作品都试图美化死亡,消解恐惧。王朔在《致女儿书》的第一章,就描摹了死亡的过程,那是浪漫主义的极致。


关于抑郁

抑郁症是这个小镇的诅咒。就像《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几代人都在担心会生下长着猪尾巴的小孩,最终还是发生了一样。奥利弗从一开始就接纳了抑郁症终将在父亲、自己和儿子身上延续。但她始终抗拒接受咨询和心理疏导。把病态活成了常态。

《圆桌派》第四季第二集中请来了心理咨询师武志红,他说心理咨询并非对每个人都管用,催眠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在中国,愿意主动寻求咨询的人恰恰是正常人,而不愿意正视自己问题的人,更容易质疑和攻击心理咨询师的正当性。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原生家庭”被过度放大,几乎所有的心理问题都会从童年找寻答案。奥利弗母子爆发的最大争吵也是围绕着儿子的童年展开。奥利弗坚持认为“你的童年没有问题,非常幸福”,儿子却大声咆哮“心理医生说我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还可以重新站起来简直是奇迹!”他们始终没有就这个问题达成和解,都认为对方才是蛮不讲理的人,永远欠对方一个道歉。

奥利弗母子在罹患抑郁症的人群中,是幸运的,他们一个内心足够强大,一个愿意正视问题寻求帮助。而小镇上的另一对母子就没这么好运了。影片一开始,哈利的药店就迎来了这么一位长期依赖药物的患者。

亨利给她的建议是换两个一百瓦的灯泡,直至夏天。这位女士最终自杀,多年以后,奥利弗阻止了想要自杀的她儿子,年轻人说,“妈妈给了我发了电子邮件,她的临终遗言是教我怎么用洗衣机”。年轻人产生严重的幻觉,迫不及待想扣动后座的枪支,但奥利弗还是“绑架”他做了一桩勇救失水女人的好差事。最终,年轻人还是狼狈的逃离了奥利弗的庇护。他再次来到悬崖边,但湍急的水流阻止了他,也有了以下一段他和获救者的对话。


关于婚姻

奥利弗和哈利的婚姻,是亲密关系中,典型的抗拒型和安全型的结合。影片开头,哈利准备了情人节巧克力和卡片,结果却在垃圾桶中发现了揉成一团,被当作垃圾扔掉的卡片。对此奥利弗的解释是,“哦,我看过了”。奥利弗从来没有主动说过“我爱你”,只能很勉强的回答一句“我也是”。她抗拒一切周围的温暖,她接受拥抱时身体僵硬,满脸都是不自然。巴不得赶紧结束,起身走人。当他们最终老到两个人相依为命,亨利还是会给她送卡片,说“我爱你”,奥利弗僵硬的身体依旧没有柔软。

亨利一辈子都是完美先生,他包容奥利弗所有的坏脾气,善待周围的人,浪漫而多情。可婚姻就是这样,你以为吸引来的是同类,却往往找到了互补。你很容易同情亨利,他始终面对不解风情的冷面孔。奥利弗却认为他“圣母婊”附身,想要对一切漂亮女人献殷勤。作为家里的旁观者,儿子一直知道父母的婚姻只是在粉饰太平,他知道妈妈另有相好,爸爸又对药店里新来的年轻女孩关怀过头。

他们的婚姻也许有过其他可能,但随着奥利弗相好的意外死亡告终。奥利弗嚎啕大哭,那是全剧中她唯一一次崩溃,那是她对生活的妥协,在此之前她做好了私奔的打算。上图中,一张是哈利的卡片,一张是相好在奥利弗生日当天,留下的字条,没想到那会是临终告别,更没想到,这张贴在酒吧留言墙上的便条,奥利弗始终没看到。

药店里新来的年轻女孩是奥利弗的反义词,她天真浪漫,又傻得招人心疼。她什么都不懂甚至不会开车,这在缅因州不可想象。她最大的优势是给人带来快乐,这是亨利的婚姻生活中最欠缺的因素。奥利弗觉得她蠢如老鼠,但亨利觉得她带来了久违的做男人的感觉。

多年以后,当亨利和奥利弗在一次濒临死亡的危机前,回忆这段过往,彼此才抱着“人之将死”的心态戳破了彼此的窗户纸,此前他们假装视若无睹,却如鲠在喉。坚强如奥利弗,在如此重大变故和心灵剖析面前,依旧轻描淡写说了句“就让它过去吧,当做一切没发生”。终究是过去了,等他们活得足够老,年轻时那些彼此的弦外之音归于尘土,奥利弗才可以理直气壮面对儿子的质疑,告诉他“你根本不懂婚姻,不懂什么叫做白头偕老”。

当她带着百般别扭去纽约探望儿子,临行前她对着没有意识的哈利告别,“就算一会飞机失事,临死之前我一直想着的都是你。”在他们的婚姻中,这是奥利弗唯一的告白宛如对着空气自言自语,祝你周末观影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