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女版贝爷”,32年15次独闯生命禁区,手绘出一本绝美植物笔记!

2021年11月30日 家居生活 阅读 34813
关注

提起探险,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荒野求生》中的“贝爷”,这位号称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从千里冰封的雪原到蛇虫遍地的雨林,没有他不敢踏足的。

但其实在贝爷之前,有一位女性探险家同样享誉全球,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慢慢把她淡忘了。

她便是玛格丽特·米,亚马孙雨林探险家,植物学艺术家。

专家曾这样评价玛格丽特•米:“很多人去过亚马孙流域,很多人画过亚马孙植物,但玛格丽特·米的造诣远在这些探险家和艺术家之上。她带着水彩,亲历、见证并征服了那个地区。”

我们都知道亚马孙雨林是世界最大的热带原始雨林,虽然景色迷人,但这一地球禁区隐藏的各种致命危险,同样让人闻风丧胆。

即便在如今各种导航、电子设备都齐全的前提下,去亚马逊探险仍然危险重重。

更不要说上世纪五十年代了,你可能无法想象:玛格丽特·米,这个身材娇小的女人,是如何做到在32年间15次深入亚马孙雨林探险···

并且32年间,由她发现和命名的植物多达9种···(科学史上,发现一种新植物便足以载入史册)

1976年,英国女王授予她帝国员佐勋章。

1979年,她获得巴西共和国南十字星勋章。

1990年,获得联合国环境保护奖。

2012年,她的故事还被拍成纪录片。

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源于她对植物的热爱与执着。

 01 与森林的不解之缘

1909年,玛格丽特出生在英国一个精英中产之家。她小时候就显露出艺术天分,考入沃特福德艺术学校。

“二战”期间,玛格丽特曾担任飞机制造工厂的绘图员。本想平平淡淡过一生,不曾想47岁那年到巴西探望妹妹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

1956年,47岁的玛格丽特第一次进入巴西雨林,几乎是一瞬间,她就迷上了那些奇特又美丽的花草树木。

“一群群火烈鸟以深绿色的森林为背景腾空而起,如同一簇簇天竺葵的红色花瓣;

一只毛茸茸的棕色食鸟蛛蜷伏在她倚靠着的树干上;

一只变色龙的脖子膨胀成一个橘黄色的球,正在努力吞下一只和它自己一样大、一样绿的竹节虫。”

还有粉红色和白色的高贵莲玉蕊、带有白色钟状花朵的小花南美水仙、长着银色叶子的明脉喜林芋等等。

只一次,便放不下了。

她想让它们超乎寻常的美丽永远留存,于是决定转行,47岁,开启自己植物艺术家的生涯。

02 47岁转行,一点也不晚 

在此后32年间她先后15次深入亚马孙流域勘探,记录和绘制那里的珍奇植物。

堇色卡特兰

多花尖萼凤梨

所有美丽东西的背后,都隐藏着危险;所有追寻美的路上,都藏着不为人知的付出。

丛林中的凶险自不必说,酷暑与严寒交织,夜晚常有暴风雨,独木舟碰上激流更是致命。

而且原始雨林拥有着无与伦比的生物多样性,世界上1/10的已知物种都生活在雨林中,250万种昆虫、2200种鱼类、2000种鸟类···还有8000多种尚未为人所知。

所以在勘探中,玛格丽特必须忍受着变化多端的气候和未知的有毒动植物。

她背负着沉重的装备走在抬头不见天日的密林中,更难的是当时没有导航,通讯设备也不发达。

“好不容易发现一株大型凤梨植物,但上面有大群蚂蚁,我没有办法把它保存。

“即便我戴着手套,并在太阳帽上围了精细的网罩,还是抵挡不住一种叫作“皮嗡”(pium)的南美黑色小飞虫的侵袭。”

“亚马孙河流十分湍急,风也很大,但我还是采摘到了一株美丽的莲玉蕊植物,它白色的花朵中央是橘黄色的,我一边忍受着船的上下颠簸,一边十分艰难的把它画了下来。”

美丽莲玉蕊

每次探险,她都会随身携带塑料袋、小篮子或者盒子用于保存植物。每次遇到新的植物,玛格丽特都会尽力当场画出彩色素描,回到家中再将素描稿完善。

维氏蛇鞭柱

高贵莲玉蕊

然后小心将植物保存起来,在把有些植物带回去时,她也得时时照看,以免它们在途中死去。

植物就像是她悉心照料的孩子,甚至有时她会在某个定居点居住一段时间,为的是尽量让植物活得久一些。

弯号旋柱兰

她会在那里开辟小花园,栽种收集到的物种。所以有时候她的探险旅行会长达四个月。

她会熬一整夜等待一朵花开,为了绘制更多植物跑遍巴西。

一路上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她却乐在其中:“阴森的雨林和冷峻的沼泽,虽然对你似乎有敌意,只有你能谨慎地忍耐下来,它却会带给你无比的惊奇与欢欣。”

玛格丽特在为月光花做速写 这惊奇与欢欣,就如她在雨林中发现9种科学界此前从未知晓的植物,现在它们以她的名字命名。

米氏尖萼凤梨、玛格丽特折叶兰、玛格丽特彩叶凤梨···

至于她采集的植物种子,大部分都“落户”巴西的研究中心,成为人类的宝贵财富。

03 “用一只画笔和一把手枪守护雨林”

长期与大自然亲密相处,使她目睹急剧消失的热带雨林后忧心忡忡。

“河流两岸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大火,已经几乎面目全非了。距离我上次到访才过了不到两年时间,如此迅速的破坏速度着实令人震惊。”

于是,她又开始为雨林保护奔波。

她向公众直言不讳地发表对亚马孙森林受到毁灭性开发和破坏的心痛。

“海牛的确存在过,但现在已经很罕见了。这是一种没有防御能力的哺乳动物,每两年才能怀胎一次,每次怀胎只产一崽。海牛幼崽全靠母乳生活,因此只要母海牛被捕捉,小海牛也活不了。由于过度捕猎,现在它们已经濒临灭绝了。”

她展示自己多年拍摄雨林积攒下的珍贵影像资料,希望更多的人关注雨林变化,参与到森林保护中来。

有人问她为什么热爱植物,她说“植物远比人类想象的要真诚率直、生动活泼得多。”

终于,不少人开始关注玛格丽特·米。

巴西政府向她提供了经济资助。1976年,她获得大英帝国勋章,1979年,获得巴西共和国勋章。

《金融时报》评价她:“用一支画笔和一把手枪守护了亚马孙雨林”。

但就在其为雨林保护奔波多年,终于收获了经济资助和众多荣誉时,1988年,她的生命因一场车祸戛然而止。

享年79岁,这位勇敢的女性,让人无限叹息。

在其后举办的追思会中,连英国菲利普亲王及巴西政要都到场致哀。

2012年,她的故事被拍成纪录片,《Margaret Mee and the Moonflower》,片中留下了玛格丽特最后一次亚马孙旅行的画面。

很多时候,我们会好奇:为什么会有那么一些人,愿意放弃安逸,去做些“收益不高”甚至充满艰险的事情?

很多时候,我们会疑问:人到中年,想转行会不会太晚?

玛格丽特·米,用一生给我们答案。她对植物的热爱和专注让人忍不住敬佩。她从容勇敢且自由的一生让人忍不住羡慕。

04 32年,用生命写就《森林之花》

幸运的是,探险途中玛格丽特·米一直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这些日记融汇成《森林之花:玛格丽特·米的植物学笔记》一书。

书里真实记录了她深入亚马孙雨林探险的故事。

比如她与醉酒的勘探者们相遇,她只能用一把左轮手枪阻止他们靠近;在河上遇到激流、独木舟进水和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雨。

其中还包括160幅她精心绘制的绝美植物插画,还有她拍摄的沿途自然美景、鸟类、动物等,她对环境保护的呼吁···

特别是书里所画植物,都是原始雨林中的珍奇物种,可能有些如今已经灭绝了,但幸好我们可以在这本书里饱饱眼福。

亚马孙贝唇兰

维氏蛇鞭柱

玛格丽特彩叶凤梨

美丽莲玉蕊

米氏粉垂蝎尾蕉

艾黛拉蝎尾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