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20年前名不见经传的芜湖,如今却成惬意的江南小城

2020年05月26日 家居生活 阅读 36401
关注

很多年前,芜湖人在吹嘘自己的城市时,最喜欢说“我们这里最有名的,一个是傻子,一个是疯子”。“傻子”指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岁数大的人会记得这个驰名品牌的荣耀历史,年纪轻点的百度一下也不难。“疯子”则是小燕子赵薇。记得《还珠格格》风靡大江南北的时候,青涩的赵薇在接受采访时,对自己的家乡有些语焉不详,她描述为“一个江南小城”,到底也没说出“芜湖”两个字来。这不怪她,20年前的芜湖,确实名不见经传,说出来反倒让人语塞,芜湖是哪儿?

没有一个芜湖人不喜欢南京

时至今日,对于这个江南小城的地理位置,大部分当地人还是喜欢用“就在南京边上,高铁二十分钟就到”来描述,南京人可能烦透了这种描述,因为这个喜欢“沾亲带故”的安徽亲戚,南京就快被江苏拱手相让了。苏州人调侃南京就要变成“徽京”了,说的就是南京即将修通直达芜湖的地铁,地铁能到达的地方,大家不会以为是两个城市。

可芜湖人管不了这么多,大家毫无顾忌表达对南京的爱慕,而对本省的亲省会合肥嗤之以鼻。大家真的是把隔壁省会当自家省会来稀罕的,这种情绪到今天也还依旧。为什么这么亲?你随便问一个芜湖人,周末干吗去?南京金鹰奥莱买衣服去;周五晚上去哪儿了?南京大牌档吃小龙虾去;小孩考大学志愿填到哪儿了呀?南京喽,高校那么多离家近,就是分太高;闺女现在在哪儿生活呀?两口子去南京买了两套房,芜湖的房子也卖啦,过两天就要去给他们看小孩……你明白了吧,生活半径决定“我稀罕你”。对了,最最重要的一点,芜湖人和南京人可是共用同一套脏话体系的,吵起架来,根本分不清楚哪个是芜湖人,哪个是南京人。

我们很难脱离南京聊芜湖,即便是今天,去芜湖要从南京换乘高铁,禄口机场也有大巴直达芜湖。宁芜高速82.3公里,我在北京时,每天上班往返就要80公里……作为一个离开家乡多年的芜湖人,每回一次家,都会从南京中转,对它亲近这很自然,何况她还总是那么洋气又好吃。每次中转时,我都会特意在火车站吃一碗回味鸭血粉丝汤加一屉汤包,再打包一杯星巴克上车,非常恣意。

没有一个外地人不喜欢芜湖小吃

然而芜湖终究是翻天覆地成长了,当年的傻子和疯子,一个消失了,一个老了。如今人们再吹嘘起来,会以什么举例呢?有一些耳熟能详、但很可能你不知道的形象代言——比如奇瑞、三只松鼠和罗胖(罗振宇)。也许更多。我确实不是一个合格的芜湖人,但有一点我特别自信,是那种走遍大江南北也要说出自己是芜湖人的自信——我们的家乡小吃真的超赞。

说到美食,不得不提陈晓卿,舌尖系列让人们知道了一家叫作“耿福兴”的百年老店。这家店以虾子面和小笼汤包闻名,滚烫的碱面上铺满了一层橘红色金灿灿的虾子,颗粒远小于红蟹子,吃起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口感,面条端上来的时候,一定不要用筷子拌面,而是先用勺把浮头的虾子全部吃掉再吃面,筷子一拨,虾子可就找不到了,就像担担面上面的肉沫,掉进汤里谁还捞得到。

芜湖城里有长江穿城而过,这一段江水叫作青弋江,所以江鲜河鲜特别丰沛。妈妈们最擅长做的一道小炒叫作炒河虾,北方人看不上的,觉得个头太小,他们甚至拿面粉裹一下炸着吃,芜湖人瞧不上这样的做法,新鲜的活蹦乱跳的河虾白水煮了蘸酱油,或是加韭菜爆炒是最优等的做法。那些虾虽然小得可怜,但每一个里面都有二分之一虾长的红子,扎实饱满。我妈妈第一次逛北京菜市场的时候,发现海虾都被冻成了冰坨子卖,啧啧叹息:吃得真不如芜湖啊,都吃不到活虾。

所以耿福兴的虾子面才值得一尝,来芜湖不吃小河虾就像去太湖不吃大闸蟹一样,非常外行!但我还是更喜欢吃另一道招牌——小笼汤包。应该说,在南京火车站吃的连锁店汤包只是权宜之计,芜湖的小笼汤包才是勾引我回家的秘密武器。每个芜湖人都有他们最偏爱的汤包店,但最有名的仍是这家百年老店耿福兴。

尤其是春节的时候,每天来吃早茶的人络绎不绝,都是全家出动的大排场。通常都会由请客的人先去占座,等十点钟一大家人陆陆续续到齐的时候,汤包也刚刚好蒸熟上桌子。齐齐整整十屉包子,分两列摆在桌子中央,再每人一碗小馄饨打底,男人们则还需要加上一甜一咸两种黄桥烧饼,方可解馋。提前占座的亲戚会一个劲抱怨,都等了两个小时了,吃小菜都要吃饱了。慢慢悠悠一顿早茶吃到了十二点,外地回来的大姨一家人也要驱车回浙江了,临走前他们打包了四大塑料袋的汤包,说来之前,大姨夫家的大弟弟交代的,一定要带耿福兴的汤包回家。不管嫁得多远的芜湖人,最想念的无外乎耿福兴的包子和老奶奶牛肉粉丝。

芜湖最有名的小吃街,位于中山路步行街和镜湖公园的交界处——双桐巷。这也暴露了我是一个离家多年的人,因为如今,会吃的芜湖人已经放弃了这条街,就像他们大部分人也放弃了耿福兴一样,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小范围内的秘而不宣。

比如我说,老奶奶牛肉粉丝好吃,我弟会说不如杨家巷那家好吃;我说他家赤豆酒酿好吃,我弟会说,那你一定没吃过“二姐红豆”;我说耿福兴好吃,我弟会说,只有外地人才吃耿福兴,它还不如我家门口的“蒋记”;我说,好想吃二十九中门口的渣肉蒸饭,我弟说不如一中门口小金家,陈晓卿都在微博上推荐过了;我说北门斩鸭子好吃,我弟说那不如杏园门口的红皮鸭子,九点摆摊,十点就卖完了,你要吃让我妈帮你提前预订……看出来了吧,我对美食的记忆还停留在18岁离开家乡的时候。而当地土著的美食味蕾已然愈发刁钻。

不过耿福兴也好,双桐巷也好,都保留在我离家之前的水准。尤其是老奶奶牛肉粉丝,虽然涨价涨得一塌糊涂,味道却一直在线。

我很喜欢粉面类食物,尤其是粉,湖南粉、广西粉、桂林米粉、云南米线、贵州粉、酸辣粉、翘脚牛肉粉丝、越南河粉、泰国炒米粉、东南亚炒粉……只要和“粉”字沾边,我都满腔热情连汤带粉统统吃掉。老奶奶牛肉粉丝不能这么吃的,汤底极辣和浓郁,粉丝是极细的绿豆粉丝,比龙口粉丝略粗,发黑,吃起来更有嚼劲。提前泡发好的粉丝在滚水里过一下就可以捞起来,老板操作极快,经常这边钱还没交完,那边老板已经扯着嗓子喊“谁的牛肉粉丝加卤干子好了啊,冰赤豆酒酿门口自己拿啊”,我一看,完了,还没来得及找位子坐。还好,旁边的小姑娘给我腾了个位子出来。这么多年了,这家店一直没扩张,还是那么脏乱差,又拥挤,但谁让它那么好吃呢。

芜湖的小吃数不尽。有一回我在老乡的朋友圈里看见一张照片,照片里是做腰子饼的磨具,这个东西在上海叫油墩子。我瞬间流起了口水,她说怀孕的时候特别想吃家乡的腰子饼,她妈妈就想办法买了个磨具带来北京自己做。这让我想起有一年冬天回老家,一个人去红梅新村的小吃一条街,吃酒酿小圆子的时候,看见一对母女也在吃,女儿大着肚子,胃口特别好,她妈妈陪着她吃遍了一条街,从炸臭干子、腰子饼到酒酿小圆子麻辣烫、从大馄饨到藕稀饭、从炒粉到刨凉粉、从锅贴到生煎包、从油炸里脊到赤豆糊……母女俩就这么一家家吃过来。当时我就想,芜湖的孕妇可真幸福呀,等我怀孕了,也要吃遍红梅新村一条街。

我也有馋到无法入睡的时候。我的秘诀是打开淘宝搜索“芜湖小吃”。不得不说,在吃这方面,中国人真是聪明绝顶。有一家品种很全的店铺叫作“该个七什么?”可惜现在已经搜不到了,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今天吃什么”。我在这家店按图索骥,找到了很多回忆中的美食,也有很多没听说过的新店。它们统统保留了芜湖方言的名称,你会不自觉地在心里用芜湖话把它们念出来,仿佛吃进嘴里一样过瘾。

每年秋天,我妈都会用美食勾引我回家,勾引不成功的时候,她就会一趟趟地给我发快递,把一切小吃抽成真空包装,寄往北京。这是每一个子女在外地的芜湖妈妈,最擅长的事情。而她们每一通拨往子女的电话,第一句话总是,“该个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