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的虔诚或浪漫,都透过美食表达

2020年11月23日 家居生活 阅读 31161
关注

文|图刘华

“这是表达对神明敬意的虔诚方式。”

我的大阪朋友北原桑小声说完之后,拿起跟前的长柄水勺舀满清水,走近面前的不动观音像,小心翼翼地将水慢慢从观音头顶淋下。水流穿过阳光,在某一时刻反射出明亮的光泽,顺着神像的头顶流下,少数流到脚下,把地面洇得更湿,大部分被其身上生长的青苔吸收,原本的暗绿色变得更为深邃。

浇水拜神,然后享用美味

如果不了解情况,肯定会对这样的举动颇为惊讶。就算是在号称有 “八百万神灵”的日本神道教诸神中,恐怕以这样特别方式接受拜祭的,也只有眼前法善寺中满身绿苔的这一位吧。也正因此,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水挂不动尊”。

法善寺是个神奇的存在,它位于大阪道顿堀川南岸的千日前,河北岸的咫尺之遥,就是名牌林立、整日游客蜂拥的心斋桥商店街。几百年来,法善寺中的水挂不动尊就这样藏身闹中取静的小巷中,但终年香火鼎盛。大阪人相信,浇水拜祭法善寺水挂不动尊,可以保佑生意兴隆、事业顺利。

“法善寺横丁最早的出现,就是为来给烧香的人提供吃饭的地方。拜完不动尊,出门吃几个章鱼烧或者来一碗荞麦面,是大阪最真实的市井生活。”北原桑说道。

法善寺外的参道上,没有通常神社神宫门口的鸟居,这看起来让它与世俗世界更融为一体,这条狭窄的法善寺横丁只有不足三米宽,两旁餐厅林立。抬头望去,原本能看到的大片天空被店铺琳琅满目的招牌占据,被切割得只剩下可怜的一条线。从某处隐约飘散出烤肉的香气,让人食指大动。

分吃一碗红豆汤,是再浪漫不过的事

虽然是第一次来,但法善寺横丁的名字对我来说却一点也不陌生。在织田作之柱的小说《夫妇善哉》里,关于法善寺横丁、千日前场景的描写频频出现。“东太宰,西织田”,同为无赖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就像太宰治笔下的东京三鹰,织田作之柱则将大阪平民乐观又有些倔强的市井生活描绘得淋漓尽致,而这其中,活色生香的美食占据很多篇幅。

“我们吃点什么呢?”北原桑看来也被飘来的香味吸引,向我发问。

我一时没了主意,能想到的都是小说中主人公维康君吃过的那些,时隔多半个世纪,想必他们早就不存在了吧。边想边走间,我们走到了香味的源头处。此时,滚滚浓烟正从店里冒出——如果不是门口醒目的“烧鸟店”招牌,我甚至以为来到了火灾现场。这家主打烤串的居酒屋占据一个街角,因为有两面完全敞开临街的门,加之长长的烤串炭炉烧得极为旺盛,所以味道散播得极远,烟雾从两侧向外喷涌,也比一般烧鸟店更有视觉冲击。长长的炭炉面朝街道,走到跟前无需进入,就能看到正被烤得滋滋冒油的美味,而站在“立吞”台前几个食客的模样,也多少为店铺增加了人气:左边一个穿白色连体工装裤戴墨镜的高瘦男子,像幽灵一样严肃而神秘;右边的大叔羊毛衫搭在衬衣外,满是白胡子的脸像刀削斧凿一样棱角分明,气质打扮像是刚走完T台下来的老年型男;中间的两位看起来像刚结束一场高尔夫,球包就放在脚下,时常动作夸张地开怀大笑。烤串不断从炉上下来,送到他们面前。

我们拐到另一边的入口处,穿过狭窄的走道,坐到室内紧邻烤炉的另一面。一入座才发现,这里是绝佳位置啊,不仅同样邻近炭炉,还对着大街可以悠闲地看外面的风景。此时,身后不算少的位置座无虚席,面前“立吞”也被占满。因为是周末,尽管才中午,几乎每人手边都放着大杯的生啤。

当我们喝下第三大口啤酒时,师傅将烤好的食物装盘,转身直接递给我们:鸡皮外焦里嫩,鸡腿肉汁水丝毫没有丢失,配着甜味十足的大葱入口,感觉极其美妙,鸡胗饱满而弹牙,新鲜的食材、合适的火候和酱汁调配的丰富层次带来的味觉组合恰到好处。盐烧的鸡肉丸子虽没有酱料烘托,但因为其中包裹的鸡肉、脆骨和香料的完美比例而让人停不下口……

“最好先吃‘出云屋’的烤鳗鱼,‘达摩屋’的割烹,‘章鱼梅’的关东煮,来一份‘自由轩’的咖喱饭当主食,最后再吃一碗‘夫妇善哉’的红豆汤。”吃饱喝足时,我们再次聊起《夫妇善哉》中男女主人公曾经品尝的大阪美食,本是大阪人又熟读小说的北原桑如数家珍地一口气说出无数名字,甚至连每个场景维康君和蝶子小姐发生的故事也能复原模仿,那绘声绘色的模样简直可以到“花月”(同样是小说中出现的剧场)中去说相声。

“有些早就消失,有的关张后又复活。只有‘自由轩’和‘夫妇善哉’一直开着。”说起法善寺横丁的变迁,北原桑话中透出一丝感伤。吃完出来,我们分别路过这两家门口,前者已经开始排队等位,后者人并不多,照旧是一对对情侣模样的人分食一份被店家装在两个碗里的红豆汤,和小说里维康君和蝶子吃的一样。或许对于大阪人,分吃一碗红豆汤是再浪漫不过的事。

味蕾的满足,是千头万绪中,最后的圆满

千日前不仅美味诱人,还是厨具的聚集地。既然有“天下厨房”之称,顶级厨师云集的大阪自然需要为他们提供一流的工具,“道具屋筋商店街”就是这样的地方。

街口高处巨大的“道”字招牌下,道具街和其他商店街一样,被拱形半透明屋顶覆盖——就算恶劣天气,也不影响购物。和心斋桥巨大的规模不同,道具街被浓缩在短短150米中,每一家都是高度专业化地专注一个领域:卖招牌的像是把半个大阪的居酒屋集合在了一起,大大小小红灯笼上写着各种食物名字,暖帘挂得眼花缭乱,招财猫以不同的频率和速度摆手,看上一会让人头晕;专门经营食物模型的则将一比一大小从寿司、鳗鱼饭到意面的各种模型摆满整个空间,很多栩栩如生到可以以假乱真。“我们店里可以体验自己动手做食物模型。”这家店门口的老板每见到顾客产生兴趣,就这样招揽生意。

别以为这里只适合料理人,普通顾客同样可以满载而归。在街中部开业超过半个世纪的老字号“京屋”,各种精致的器物让喜好此道的我一下子就走不动了。因为东西太多而地方小,这里不得不使出日本人擅长的收纳之道,让陈列的货品尽量浓缩、集中,但由于东西太多,走道被压缩得窄到不能再窄。在逛的时候,我不得不把背包挤抱到胸前,小心翼翼地移动身体,每次拐弯和转身,都需要确认一下有足够的位置,以免不小心打碎身边的东西。年逾50的老板不仅是陈列高手,包装功夫也极其熟练。我买的盘盘碟碟等大小形状不一的器物,在她手里飞快都被单独层层包好。“就算托运也不会有问题呢。”说着,她将其中一个从一米高的地方松手,任其落地,没有声音,完好无损。

虽然地方不大,但我还是慢条斯理地逛了几乎整个下午。出市场时已是双手满满。看着来自道具街大大小小的器物、雪平锅、迷你烤肉炉和深蓝色的《深夜食堂》同款厨师袍,以及之前从不远处卖食材的黑门市场挑选的昆布、柴鱼片和各种调味料,我开始琢磨回到家后的食谱和使用它们的情景:在我家那个被戏称为“顺义深夜食堂”的小厨房中,把鼓捣出的几个小菜仔细摆盘端到昏黄灯光下的岛台上,倒上两杯清酒,和我唯一的“主顾”——加班晚归的馋鬼太太一同享用。

吃过晚饭后的深夜,我再次游荡回法善寺横丁时,路边一块纪念织田作之柱的石碑赫然立在眼前:“夜色黄昏,这里是我千头万绪中,最后的圆满。”作家的名句,或许正能代表大阪人享用过美味后满足的心情。

最新评论

  1. 赵荣新 says: V1

    总之是一个去不腻的地方